2008年10月8日

藝術課程中,我們重新認識這世界。(下)

DSCN0363.JPG




素描課中,老師說:「畫出,你所看到的。只要作這件事;除了畫出你看見的東西,也試著表達它和周圍環境的關係。不要用橡皮擦。」因此這造就了我生平第一次,不再先用線條勾勒出形狀,而是直接上顏色。因為我發現,實際上並沒有一條線在交界的地方,我只有看見不同的顏色。沒有線條後開始注意到,不同顏色之間的關係。很多很多顏色的細節是生平壓根兒不會看到的,比如說哪邊是最暗或最亮的。直接上顏色,而不是注意它的形體,使我把注意力轉移到,原來物體本身的質感(顏色)傳達出來的訊息,和物體的形狀要表達的訊息,非常不同。注意到這兩種訊息,使得被觀察的物體「不只是一個被看見的東西」這樣的觀察,也觀察它和周圍環境的關係,使得我和物體之間,連起了一條細線。它不只是客觀的物體站在那裡被我看見而已,它多了一種意義,獨屬於我的意義。想知道以上兩句抽象話語為何,請自己畫一個,就知道這種難以敘述的感覺。在此就不為難語言本身的限制吧!


下課前十分鐘,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起看。我才發現,每個人眼中相同的物體,竟然有這麼多種的看法。這世界有些秩序是超乎我們的好惡而獨立存在(比如天體運行),但大家所看見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的不同。如果先把所謂的秩序與原則放在一旁,我感受

DSCN0364.JPG

到的是,我們觀察杯子或其他物體時,不只是像照相機一樣的把所看見的收集到視網膜而已;我們觀察的同時,還賦予、投射了一些我們獨有的東西,放在我們觀察的物體之上。正是這些獨有的、特別的東西,讓每個人眼中的世界擁有不同的光彩。老師說,這就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不一樣的地方,人類能轉化它所經驗到的事情,賦予特別的質感在其上。這些特別的質感,披覆在客觀、一致的事物上時,造就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世界。透過分享,我們交換彼此看見的世界,讓我們自己的世界增加了新的質地。

然而這一切對於無法理解「人的內在」這樣概念的人來說,就顯得荒謬。的確,所謂的美感已經不是物質世界自己能產生的,美感從每個人的心中升起。不然,我們要如何解釋羅浮宮內的一群人,站在一塊塗滿顏色的畫布前面,直直的望著它?或是幾千人像木頭人動也不動的坐在演奏廳,看著台上一個人拉著一塊木頭做成的奇異物品,發出奇怪的聲音?否認「心靈感受的傳遞」這件事存在的話,上面這兩個例子就是無比的荒謬。(插圖:歌德館門口的小植物)

演說課中,老師帶我們反覆的練習不同的韻母與子音,體會在語言發明之前,每種聲音本身既有的訊息。好比植物的形態,從根部四散擴展、枝幹挺直向上,葉子舒張迎接陽光,以及向四方開花。不同部位的形態,恰如其分的進行它型態相符的工作。聲音也是如此,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姿態,只消讓我們想像聲音是如何在口腔發音的方式,我們多少就理解了那聲音所擁有的姿態。當我們經驗字句與聲音,從我們內在思考、感受之處前往真正發出聲音的過程。如果我們在說之前有意識到這個過程,我們就能把聲音的生命喚醒,讓字句活起來。因為聲音要傳達的正是我們每個人內在鮮活的想法與對這世界的企圖。透過聲音,我們分享我們的生命。朗誦詩句時,我們活在詩句裡頭。

優律詩美,則是透過舞蹈,人體優美的姿勢,表達語言、音樂與型態的方式。它可以說是所有藝術形式的綜合體,透過人這個樂器演出各種美妙感官經驗。音樂本身可以視為「不同頻率的波長」這樣生硬的物理現象,或是「表達人類細膩幽微情感的方式」這樣充滿生命的理解。從優律詩美,我感受到音樂與詩歌不再是艱僻高尚的貴族玩意;音樂與詩歌,是活生生的;它們安住在人類的心中,為心魂帶來新的品質,升起一股由內而外的生命力。優律詩美,讓人發現,原來活著是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