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

採擷秋色


DSCN0452.JPG




要論採集顏色最好的季節,當屬秋季,而且要在落葉林。今年瑞士寒流來的早,讓這些林木提早換裝,而且能換上三四套。最外、最上的葉子受寒最甚,從綠色轉成黃色。第二波寒意來到,連內裡的葉子也受不住,而外層的則續從黃色變為橙、紅,與無數在橙與紅之間的色彩。寒冷陣陣捲來,最耐得住的葉子,能夠繼續留在樹梢,將豔紅醇化成深紫,就像釀葡萄酒一樣的甜美。

DSCN0639.JPG

週末,便是採擷秋色的好時機。從歌德館沿著山邊往北走去,不消十分鐘便會到達一座古堡。原來,歌德館旁邊的城鎮Arlesheim,以前曾是古戰場,從這古堡望下看去,可控制整個平原,因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據說,Arlesheim就是血流成河之意。不過現在已經聞不到煙硝味,只有滿滿的秋意漫佈在整個山谷。

DSCN0461.JPG






古堡附近還有許多林道,讓人們與自然有空間,開始對話。

DSCN0584.JPG

抬頭往上看去

DSCN0606.JPG


DSCN0609.JPG

沿著林道,發現還有一個小湖泊躺在山間,自然的想一探究竟。

DSCN0562.JPG
原來,這就是湖光山色。
DSCN0503.JPG

秋天在黃色與紅色之間,拉出無限的中間色,予人溫暖的感覺。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是和藍色系有關的顏色,如藍綠、藍子等色呢?當然,這問題有很物質性的答案,比如「落葉林受寒害時葉子所產生的一系列化學變化」,而這答案和我們所經驗到的「感受」其實無法連接。最直接的感受,是不是:秋季這些溫暖的顏色,表達著夏季的豐盛,在此時轉化向內收藏的飽滿呢?不只動物如此,植物也是如此不是嗎?整片大地,都是如此。採擷其他景色


DSCN0649.JPG


純白星群,上天賜予大地的禮物

DSCN1115.JPG





清晨,降下今年第一雪。我像個孩子,滿心興奮的跑來跑去,下了課就拿相機拍呀拍。下午,附近幼稚園老師帶孩童來歌德館外面踏青,就有好幾個孩子跟我一樣興奮,有一個甚至兩手捧著滿滿的雪在懷裡(他們穿雪衣,不會滲濕)。不是沒看過雪的我,仍然感受的到整片大地寒冷中升起的一種寧靜。

天上撒下無窮無盡的白色星星,陪伴著寂靜的大地,悄悄升起莫大的滿足。


DSCN1104.JPG

DSCN1115.JPG

車頂上 草地上的殘雪,像是無數的星星從天上撒落


DSCN1109.JPG

歌德館前草原上的「滿天星斗」

二年級的學長Michale說,去年冬天很暖,沒有下雪。今年則是來的很早,也屬反常。至少比沒有雪好吧?希望今年冬天不會冷到不行(不過這也很有趣)。三年前的一場大雪,歌德館積雪近一公尺,大家寸步難行,車子根本就開不出來。

DSCN1111.JPG DSCN1112.JPG

遠山可見滿頭的白雪,近處房屋覆上漂亮的白紗


隨著天氣越趨寒冷,世界越來越安靜。外在世界的力量轉化為內在世界的光芒。在冬季,人們的思想會更深遠、拓展自身的內在世界。一些深刻的問題總在此時浮現腦海,讓人在萬籟俱寂中思索自己,思索世界。夏季陽光把大地曬的暖烘烘的,充滿著香氣與生氣,人們不會想待在屋裡,而是出來享受這一切的美好。如果把一年的節奏和一天的韻律相呼應,夏季就會對應白天,冬季對應夜晚。有些人喜歡晚上(有些甚至深夜)寫作,因為外在的靜寂,會讓內在得到力量。以人體構造來說這樣內在外在的轉換很合理,因為肢體活動停頓,以及外界溫度降低時,能量就會集中於頭部。以大地來說,所有的活動靜止下來,因為這是必須的,有夏季就有冬季,有放就會有收。人之所以獨立於這世界存在,是因為他不會隨著這世界的停頓而靜止。相反的,人的思考因而有新的靈感,對世界會有特別的體會,這都來自向外發散的力量返回、內收到內在世界。也可以這麼說,外在世界的冬季,使得內在充滿夏日陽光,透過思考照亮平日幽微的角落,它便清晰、明白。

DSCN1114.JPG DSCN1113.JPG

歌德館望遠,對面已積一層厚厚的糖霜;太陽出來,星星們慢慢消失。這特別的屋瓦,和歌德館屋頂相同,能反照太陽的顏色。


冬季,細細體會自己,體會世界的好季節。

2008年10月16日

華德福健康照顧與保育工作坊


DSCN0305.JPG






從胚胎形成到嬰幼兒,再到兒童時期的養護及教育,大人們如何正確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節奏?如何營塑良好的家庭環境?如何呵護他們的感官發展?來自菲律賓的資深華德福教師Jake & Bella將完整闡述人智學生命發展的歷程、提供健康的家庭照顧與生活護理的方法,並解析兒童成長的特質與教育的真義,透過各種具體實例的分享,協助父母與老師認識珍貴的兒童成長力量!

講師簡介

Jake & Bella Tan夫婦在華德福教育及人智學領域進行推廣工作二十餘年,JAKE精研並運用生機互動農業與人智醫學製藥的自然療法治療師,而Bella是菲律賓馬尼拉華德福幼兒園創辦教師,且擔任澳洲墨爾本華德福師資培訓幼教師資。兩人皆為菲律賓及亞洲地區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師訓課程講師,長期義務性全力投入菲律賓貧民自然療法推廣及兒童教育推廣工作。Jake & Bella Tan夫婦每年一度來訪台灣,每每為台灣對涉入人智學醫療、華德福教育領域的朋友們帶來精闢而實用的指導和經驗分享。

孩子的童年是一個值得細心呵護的寶物

主辦單位: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慈心華德福幼兒園

l活動時間:20081021-24日(二~五)晚上600-900

l活動地點:慈心華德福幼兒園

(宜蘭縣冬山鄉永興路二段273巷1號 電話:03-9585188)

l費用:2000元/人 恕不接受報名單天課程

l報名時間:即日起,額滿為止。

相關問題諮詢 03-9596-222#104 何玉群

研讀神智學Theosophy(二)&退伍一週年紀念日

DSCN0273.JPG

到底人類身上,有多少奧祕呢?

來到歌德館第四週,隨著研讀與思考「神智學」這本書,我慢慢能去「理解」過去的經驗,而不只是回想過去。就像站在一個空書架前,我有能力組織、架構這些書籍,並讓他們之間有關連的排列秩序,能隨我所用。或者說,過去發生的事情如此繁多,以致於要把所有經驗,有意義的串連彼此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如何去理解我在某個時期所發生的疾病?要如何看待某段時間我容易情緒低落,而有時又精力充沛的對所有事情充滿熱愛?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神智學」在這裡幫了很大的忙,幫助我把所有過去的經驗,用更大的框架有條理的安頓妥當。每件事情,因而都有了意義。生命不再是一團混亂中隨機發生的事件,只因有了「I」,世界開始有了獨屬於我的秩序。生命成為一個創造的過程,透過行動我們都為自己與世界放入新的質地。這也意謂著,行動本身就在形塑我和世界的關係。在每個我所做的行動裡,都銘印著我獨特的印記,並在世界中持續發生作用。

相反的,透過回憶,我們能再次經驗已經不存在的事物,把過去的經驗和現在生活聯繫起來。回憶,不只是視覺化過去的經驗,在看泛黃老照片而已。我們召喚回憶的同時,新添加了一些東西於其上,以致於我們每每回憶某件事情,總有不同的想法或經驗發生。是的,回憶本身是個活生生的存在,活在人的心魂中。在回憶裡,我們如果不只是再經驗,同時也思考這經驗,自然的會有新的想法出現,有時就改變了我們的現在與未來的方向。這是回憶能帶給人的珍寶。

IMG_8235.JPG

比如我自己做個練習當做例子。今天正好是我退伍滿週年,真是值得紀念的一天。紀念什麼呢?遠離苦難?不不,我當兵時不只待過地獄,最後也去過天堂。正因我輕忽自己對「心」的練習,入伍後的境遇則是另一種方式讓我理解苦難。身體的苦難不算什麼,心裡的苦難才是重擔。不自由的行動與軍中生活,使得入伍前的平凡生活相較之下,算是享樂。退伍後回到平凡生活,如果忘卻軍旅磨難,那麼平凡生活就只是平凡生活,我就失去了它的珍貴,那種我曾經失去的自由,曾經極度渴望的自由。失去自由,迫使我的生命呼喊著最迫切的願望:「我想要打開新的世界,我要旅行!」那麼,如果沒曾經失去自由的話,我就沒有足夠的動力與渴望,把我帶到歌德館。如果沒有失去自由,我就還是一個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載浮載沉,也無法同理沒有自由的人心中的苦。每每憶及此,我就沒有什麼理由埋怨任何事情。「我是自由的」才是一切的開始。

這樣的回憶,讓我更緊握當下。原先漸漸逝去的新鮮感重新鮮活起來。我所在的世界竟然如此美好!這樣的想法復又升起。「我是自由的」開啟所有動機,所有行動之前的想法。「自由」只是開端,認識到行動本身的意義時(在每個我所做的行動裡,都銘印著我獨特的印記,並在世界中持續發生作用),我清楚了「我在做什麼」。我在形塑我與世界的關係。

這在我所做的每件事情中,注入力量。

2008年10月14日

Ita Wegwn人智學醫院

DSCN0431.JPG






最近小橋工作室的人智醫學工作坊要開始了,小余老師提到之前小橋醫學讀書會,導讀 Rudolf Steiner 博士與 Ita Wegman 醫師合著的「治療的基礎」這本很棒的書;而我課程中每週五的文化參訪,上週正是來到這裡,Ita Wegman 創立的醫院。來看看相簿:

DSCN0436.JPG

DSCN0449.JPG

DSCN0420.JPG DSCN0422.JPG
DSCN0434.JPG DSCN0406.JPG

DSCN0413.JPG

2008年10月13日

小橋工作室四天人智學治療與心球體工作坊

  DSCN0452.JPG







為朝向健康的社群工作而努力,小橋特地在去年秋天邀請自然療法與人智學醫療老師Jake Tan來台指導,除了為台灣各地推動人智學醫療的團體提供推廣課程,更在小橋工作室的人智學治療讀書會為有興趣更深入研究的朋友,提供一系列完整課程。課程中除了導讀Rudolf Steiner 博士與Ita Wegman 醫師合著的「治療的基礎」,Jake Tan老師也將研究推廣多年的自然療法及人智學製藥及居家護理,在四天的課程中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台灣的朋友們。

  今年Jake Tan 老師將繼續更進階的課程,除了仍以「治療的基礎」這本書為基礎之外,並將「心球體工作坊」(Heart Sphere Workshop)的課程也加入這次的課程中。報名表請下載

人智學醫生Peter Grunewald與他的「心球體工作坊」(Heart Sphere Workshop)

  Peter Grunewald 醫師,原籍德國,出生成長於英國,從他行醫多年,並為學習障礙,情緒與行為障礙,以及心智障礙的孩子與成人看診的歷程中,進而從研究Rudolf Steiner 博士的文獻與給醫師們的演講課程中得到了許多靈感與發現。經歷了多年來實踐人智醫學與靈性科學的研究,Peter Grunewald醫師發展出他獨到的「從心為中心」的呼吸理論,以及以礦物用藥的原理。並且從靈性的面向來理解的體質醫療,用來治療各種身體上的慢性疾病,以及治療神經性、發展性、情緒性、行為與心智狀態的疾病。


講師簡介


馬尼拉人智學社群發展開創工作先鋒

WELEDA人智學製藥研究,人智學醫療推廣工作及自然療法治療師

菲律賓及亞洲地區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師訓課程講師

多年來義務性全力投入為菲律賓貧民自然療法推廣教學


參加對象

歡迎醫師、各種另類療法治療師、藥師、順勢療法治療師、神秘學研究者、有自我療癒信念的朋友們

課程時間表

時間 課程主題與內容 講師
10月21日星期二
09:00

|



12:00




「人智學醫療理論」及

「心球體」工作坊



(Heart Sphere Workshop)



JAKE

翻譯:曉虹


10月22日星期三
09:00

|



12:00




「人智學醫療理論」及

「心球體」工作坊



(Heart Sphere Workshop)



JAKE

翻譯:曉虹


10月23日星期四
09:00

|



12:00




「人智學醫療理論」及

「心球體」工作坊



(Heart Sphere Workshop)



JAKE

翻譯:曉虹


10月24日星期五
09:00

|



12:00




「人智學醫療理論」及

「心球體工作坊」



(Heart Sphere Workshop)



JAKE

翻譯:曉虹



2008年10月9日

音樂工作坊:華德福教育中的音樂元素





音樂課,或者更準確地說,音樂元素,在華德福教育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針對孩子不同階段發展的需求,配合時令、節慶、主課程正在進行的主題,華德福的導師和音樂老師們為孩子精心挑選音樂,融入主課程和音樂課的律動中,引領孩子,讓孩子在情感,意志與思考向度,能透過音樂元素的滋養而得到最好的發展。基於我們的教師團隊對華德福音樂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們邀請了德國資深的華德福音樂教師暨柏林師培中心的導師Lothar Steinmann 先生,于1028日至117日來台授課。

報名表下載

工作坊講師Lothar Steinmann簡介

Lothar Steinmann原籍德國,畢業於師範大學及斯圖佳特華德福師培中心,有四年公立中學之教學經驗、十六年之漢堡華德福高中小學級任導師與音樂教師資歷,為資深華德福學校導師與音樂教師,同時也具有幼教教師資格。其他相關經歷包括:漢堡華德福師培中心創始人之一、漢堡師培中心講師、柏林師培中心講師:華德福教育中的人智學理論基礎、德國華德福教育學會教育部門成員、克羅埃西亞(Kroatien)華德福學校支援講師、東京Kenji華德福學校五年以來的支援講師、橫濱華德福教育社群支援講師。

  • 主辦單位: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宜蘭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

  • 活動時間:第一期20081028-30日(二~四)900-1600(限華德福學校老師報名參加)

第二期2008114-6日(二~四)

成人900-1230

兒童1430-1700依兒童實際年齡擇一日參加,詳見課表。)

  • 地點:宜蘭縣慈心華德福中小學
  • 269宜蘭縣冬山鄉香和村照安路257 電話:03-9596222傳真:03-9595913
  • 費用:【第一期】華德福學校教師3000元/人

【第二期】一般大眾3000元/人

慈心教師、慈心家長、華德福學校老師、本基金會師訓學員1500元/人

本基金會師訓學員包含修完兩年課程、畢業及現籍學員。

兒童音樂工作坊500/


2008年10月8日

藝術課程中,我們重新認識這世界。(下)

DSCN0363.JPG




素描課中,老師說:「畫出,你所看到的。只要作這件事;除了畫出你看見的東西,也試著表達它和周圍環境的關係。不要用橡皮擦。」因此這造就了我生平第一次,不再先用線條勾勒出形狀,而是直接上顏色。因為我發現,實際上並沒有一條線在交界的地方,我只有看見不同的顏色。沒有線條後開始注意到,不同顏色之間的關係。很多很多顏色的細節是生平壓根兒不會看到的,比如說哪邊是最暗或最亮的。直接上顏色,而不是注意它的形體,使我把注意力轉移到,原來物體本身的質感(顏色)傳達出來的訊息,和物體的形狀要表達的訊息,非常不同。注意到這兩種訊息,使得被觀察的物體「不只是一個被看見的東西」這樣的觀察,也觀察它和周圍環境的關係,使得我和物體之間,連起了一條細線。它不只是客觀的物體站在那裡被我看見而已,它多了一種意義,獨屬於我的意義。想知道以上兩句抽象話語為何,請自己畫一個,就知道這種難以敘述的感覺。在此就不為難語言本身的限制吧!


下課前十分鐘,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起看。我才發現,每個人眼中相同的物體,竟然有這麼多種的看法。這世界有些秩序是超乎我們的好惡而獨立存在(比如天體運行),但大家所看見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的不同。如果先把所謂的秩序與原則放在一旁,我感受

DSCN0364.JPG

到的是,我們觀察杯子或其他物體時,不只是像照相機一樣的把所看見的收集到視網膜而已;我們觀察的同時,還賦予、投射了一些我們獨有的東西,放在我們觀察的物體之上。正是這些獨有的、特別的東西,讓每個人眼中的世界擁有不同的光彩。老師說,這就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不一樣的地方,人類能轉化它所經驗到的事情,賦予特別的質感在其上。這些特別的質感,披覆在客觀、一致的事物上時,造就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世界。透過分享,我們交換彼此看見的世界,讓我們自己的世界增加了新的質地。

然而這一切對於無法理解「人的內在」這樣概念的人來說,就顯得荒謬。的確,所謂的美感已經不是物質世界自己能產生的,美感從每個人的心中升起。不然,我們要如何解釋羅浮宮內的一群人,站在一塊塗滿顏色的畫布前面,直直的望著它?或是幾千人像木頭人動也不動的坐在演奏廳,看著台上一個人拉著一塊木頭做成的奇異物品,發出奇怪的聲音?否認「心靈感受的傳遞」這件事存在的話,上面這兩個例子就是無比的荒謬。(插圖:歌德館門口的小植物)

演說課中,老師帶我們反覆的練習不同的韻母與子音,體會在語言發明之前,每種聲音本身既有的訊息。好比植物的形態,從根部四散擴展、枝幹挺直向上,葉子舒張迎接陽光,以及向四方開花。不同部位的形態,恰如其分的進行它型態相符的工作。聲音也是如此,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姿態,只消讓我們想像聲音是如何在口腔發音的方式,我們多少就理解了那聲音所擁有的姿態。當我們經驗字句與聲音,從我們內在思考、感受之處前往真正發出聲音的過程。如果我們在說之前有意識到這個過程,我們就能把聲音的生命喚醒,讓字句活起來。因為聲音要傳達的正是我們每個人內在鮮活的想法與對這世界的企圖。透過聲音,我們分享我們的生命。朗誦詩句時,我們活在詩句裡頭。

優律詩美,則是透過舞蹈,人體優美的姿勢,表達語言、音樂與型態的方式。它可以說是所有藝術形式的綜合體,透過人這個樂器演出各種美妙感官經驗。音樂本身可以視為「不同頻率的波長」這樣生硬的物理現象,或是「表達人類細膩幽微情感的方式」這樣充滿生命的理解。從優律詩美,我感受到音樂與詩歌不再是艱僻高尚的貴族玩意;音樂與詩歌,是活生生的;它們安住在人類的心中,為心魂帶來新的品質,升起一股由內而外的生命力。優律詩美,讓人發現,原來活著是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2008年10月7日

藝術課程中,我們重新認識這世界。(上)

DSCN0054.JPG





在歌德館當學生,能完全安靜下來什麼也不作,需要三個禮拜的時間。因為所有清醒的時候,都有事情發生。上課、討論、聚會、念書、準備課程。每件都如此特別:特別的想法、特別的經驗、特別的人,特別的事件;真要細細回想起來,雖然才兩個禮拜的課程,卻讓我感覺已經過了一個月,經歷的事情,讓一天有四十個小時的份量。終於到了第三個禮拜,感覺真的是快滿出來了,再也無法持續這樣的步調。黃昏時歌德館後面的生機互動農園,開始有我的足跡,讓自己在各種植物與晚霞中冷卻下來。是的,讓我如此興奮的,除了每日的「神智學」研讀討論外,就是各種藝術活動。


在華德福學校,藝術課程有不少的比例,而我終於知道其中的秘密而DSCN0343.JPG歡呼不已,就好像自己在華德福學校念書一樣。人用不同的感官來經驗這個世界,也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來理解這世界和我們的關係。透過不同的感官活動,我們會聽見周遭的世界所說的悄悄話。不過,不是用我們使用的語言,而是聲音、萬物形體型態,與顏色,傳遞著世界隱而不語的奧妙。(插圖:歌德館外面的草地不用除草機,是使用賞心悅目的母牛)


前兩週的泥塑課,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認識第一座與第二座歌德館的外型。從不同角度觀看,我們討論、分享自己對形體的感受。第一座歌德館,R.S.想表現人在裡面所感受到的,因此對於外表並沒有太多著力。一九二二年焚毀後,R.S.立刻開始設計第二座歌德館,開始從外在形體來表達歌德館,歡迎與開放的姿態,與清晰的意圖,從遠方就能辨認。


而繪畫課,老師一開始就讓我們體會我們身體內在的力量,在看見外在顏色時如何反應。不過這裡無法敘述,因為那經驗特別到使我很難得的,無法使用思考與語言把它化為文字。然而這樣的經驗使我對顏色有了和以往不再相同的理解。課程的練習,是用三原色開始。每次一個顏色,大家自由的在濕水彩紙上繪畫。紙乾了後我們一同觀察所有的作品,嘗試回答老師的問題:「看著這個顏色時,你經驗到什麼?這顏色想要帶給我們的是什麼訊息?」各位看倌,想當然耳我是不會告訴你們的啦!因為顏色是要用看的,不是用說的。不過討論與分享後倒是發現,大家對顏色本身特質,有許多共同的感受。也就是說,顏色帶給我們的感受「竟然」是一致的。透過顏色,世界在向我們說話。只是,我們聽的懂嗎?(插圖:從歌德館看學生宿舍)


DSCN0193.JPG打個比方,「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稍有科學概念的人都會知道,空氣中的太陽光折射,如此這般,所以天空就會是藍色的。不過這樣的技術性答案對我們沒有幫助,因為這答案意味著無論人類是否存在於地球上,天空依舊湛藍,天空之所以藍色完全和我們無關。這也是事實,也不是我關心的。

我關心的是:「為什麼你感覺天空是藍色的?」這就問到重點。重點就是,「你看見的顏色,讓你自己『經驗』到什麼?為什麼天空的這個顏色給你這種經驗?」「這顏色想要傳達什麼?」顏色的確傳達些什麼,想像你站在全部漆滿紅色的房間對你內在產生什麼影響,或看看藝術治療師如何使用顏色幫助心理疾病的人就知道。現代社會關於顏色的由來提供了生硬的物理法則,卻無法幫助我們理解,「透過顏色,我們和這世界產生了哪些關係」世界裡不同的顏色,傳遞著不同的訊息,不只是感受而已,也能透過思考這樣的感受,產生理解。而我,才剛開始學習這樣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