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
而撐起大廳的有力列柱,上面的柱飾與柱頭,以七個簡單的圖形顯現著宇宙的演化歷程。事實上我們觀察所有生命的歷程,都能在這七個圖形中看見呼應之處。生命蛻變的流動,在這裡有另一種語言述說出來。藝術讓人智學的工作視覺化,是了解人智學的另一種方式。這種美感本身不只是內心的感受而已,藝術將許多語言無法敘述的展現出來,也把過去神祕不可知的玄學奧祕公開在大眾面前。
一月一日,一年新始。我就一個人靜靜的和自己相處,完全沒有生產性的一天。因為,只有靜下來,才能傾聽從內而發的聲響,或是接到從上而下的禮物。##ReadMore##
這天午後,決定散步到歌德館旁的隱士花園Armitage。那位一同整理新工作室的建築師Jahannas也說,他有時會把自己的腦袋放下來,完全空白的進入大自然,全然的經驗一切。這會讓他得到非常深刻的和諧與放鬆。聽他的話,而且入冬後我也沒機會去Armitage,就像定期拜訪好友一般,去吧。
下午三點半,陽光已如此斜照。零下五度,乾爽冷冽,一個完美的散步時空。趁著這寂靜的天色,我也整理著這幾天的事件。事實上,我散步的同時,在歌德館內正上演著R.S.創造的四齣神祕劇之首齣The Portal of Initiation,從早上十點直到晚上六點半。整個神祕劇呈現的,就是人轉化、蛻變的過程。不過全程都是德語進行,我就想學好德語之後再看吧!
神祕劇不只是今天演出,事實上從12月23日一直到1月1日,是歌德館年度大事:耶誕會議Christmas Conference。R.S.在世時,許多重要的演講都是在耶誕節與除夕夜之間發表的。一年中的這段時間對人們有特別的意義,不只宗教意涵,而是純屬靈性的。只要真的能夠在這段時間安靜的一個人,或是閱讀,或是回顧、展望,都有不同於平常的洞見與靈光。
歌德館每年此時都會邀請大家參與耶誕會議,在這特別時刻中聆聽一些演講,思考一些問題,加入藝術工作。長達九天的活動中,早上兩個小時的演講,與一小時的團體對話,有 「人們相遇的藝術」、「神祕劇與當代的關聯」、「瑪利亞(劇中人物)的心魂力量」等。下午的藝術工作坊,有演說呈現、音樂優律詩美、語言優律詩美、合唱、繪畫與雕塑。工作坊後是系列演講「對聖靈夜的沉思」與優律詩美演出《當星光曾對人們說話》;晚上則有神祕劇的上演,連演四晚。
今年的耶誕會議主題是「藝術與創新Art and Initiation」。文宣上這麼形容:「魯道夫史代納與眾不同的是,呈現了不只是知識與理論,還有實踐與創新性如何攜手並進,穿越這幾千年的人類演進上。」文末以他的演講作結:『此刻想要提昇自己到較高層次的人而言,除非他以藝術的理解來穿越這世界,不然無法完成。因為這世界本身藝術地創生,表達出靈性。因此只有那些人,願意透過自己內在的理解,將科學詮釋轉化為藝術表達,才能真正理解人類本身。」(August 24,1923,Penmaenmawr,GA284)
我在耶誕會議中的體會是,藝術來自於大自然,充滿美麗、和諧,總給人很多的滋養。而且「藝術」是靈性世界與物質世界的橋樑。透過藝術,我們領悟到物質是種「轉化」靈性意圖的方式。我們可以把歌唱詮釋為「聲帶引發空氣一連串不同頻率的震動」,或是「在歌聲中,我們遇見天堂。」我相信大部分人真正的體驗是後者。我們並不是在經驗物質而已。歌唱或音樂本身作為藝術,作為媒介,已把欲表達的從靈性轉化為物質;所以我們聽見的不會是物質,而是迴響於內在的感動,或更崇高的感受。繪畫也是,我們看見畫家用不同的顏料在白紙上塗抹,可是他自己並不是這麼認知自己的動作;他進行的是把心靈影像用物質呈現出來。我們也不會注意他到底用什麼顏料,而只專注在畫作本身強烈、和諧的感覺。物質作為媒介,本身已靈性化,我們不再視其為物質,而是一種超越物質的表達。
藝術,也是所有創新體非常重要的元素。如同歌德用「形體」Form來表達物質,當我們面對世界的危機,想要有所創新時,我們要如何形塑我們的想法,給予這想法一個特定的「形體」?我們要如何創新,才是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只有創新想法本身的「形體」是藝術性的,是美麗和諧的,我們才不會為世界製造出更多的紛爭與槍砲。
創新,在耶誕會議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耶誕時節,萬物沉寂,只有人類獨醒。四季分明的地方,嚴冬大地覆滿白雪,還有什麼能繼續活動?只有人類。當人們看見所有外在世界的生命跡象都近乎消失,只餘自身時,這強烈的對比使得內在的靈光分外鮮明。靈光,對於自己的過去一年有清澈的照見,靈光也在全新一年的展望中,轉化成新鮮蓬勃的靈感。新年,新希望,新動力,新生命。
創新在「人的內在」,則是轉化的過程。我參與對話團體「神祕劇The Portal of Initiation的不同面向」,有許多可貴的收穫。男主角Johannas是個失去創作靈感的藝術家,他的女朋友Maria平日資助他創作、生活,卻在此時選擇不給Johannas建議。絕望的Johannas只能自己尋找答案,因為這問題只有他自己能回答,這是屬於Johannas自已的功課。苦苦探尋中,他發現真理The Truth無法在物質世界裡找到,他只能往內在找尋,頻頻叩問「我是誰?」「我在這裡要做什麼?」就在這時候,彷彿來自天堂的聲音直直敲入他的心中:「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
挫折、痛苦與失敗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我們的生命需要這段歷程。我們生來擁有自由意志,可自由行使選擇。所以問題不再是「我們有沒有選擇的自由?」而是「那我們是如何選擇的?」我們的動機,決定了我們的選擇。如果選擇逃避,苦痛與磨難就會一直找上門來,直到我們真正接受它們、穿越它們,然後獲得蛻變、轉化。當我們經歷了那些苦痛之後,彷彿變為另一個人,不再是原來的自己。這樣的轉化、蛻變,就是神祕劇之所以稱為「神祕」的原因。創新本身無法來自物質世界,創新來自人心,一個充滿神祕的處所。我想,魯道夫史代納把這四齣神祕劇帶到世界上,是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看著這些情節,這些外在於自身的事情,來了解我們內在的掙扎、動機,和轉化之鑰。
心思回到走踏的路徑上,看著這安靜的大地,連天上雁鴨鼓翅的拍動聲都清晰可聞。想到一位建築師、人智學者Christian Hitsch在耶誕會議所分享的:「我們在自然中可以領會到什麼,取決於我們對自然的態度。大自然永遠都對我們開放,只有當我們的心感受到、感動到的同時,這世界向我們展開它的奧祕。」
靜靜走著,走著,走在奧祕裡。不說話了,不思考了,就靜靜的,走,看,聽,用我的心。
到底人類身上,有多少奧祕呢?
來到歌德館第四週,隨著研讀與思考「神智學」這本書,我慢慢能去「理解」過去的經驗,而不只是回想過去。就像站在一個空書架前,我有能力組織、架構這些書籍,並讓他們之間有關連的排列秩序,能隨我所用。或者說,過去發生的事情如此繁多,以致於要把所有經驗,有意義的串連彼此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如何去理解我在某個時期所發生的疾病?要如何看待某段時間我容易情緒低落,而有時又精力充沛的對所有事情充滿熱愛?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神智學」在這裡幫了很大的忙,幫助我把所有過去的經驗,用更大的框架有條理的安頓妥當。每件事情,因而都有了意義。生命不再是一團混亂中隨機發生的事件,只因有了「I」,世界開始有了獨屬於我的秩序。生命成為一個創造的過程,透過行動我們都為自己與世界放入新的質地。這也意謂著,行動本身就在形塑我和世界的關係。在每個我所做的行動裡,都銘印著我獨特的印記,並在世界中持續發生作用。
相反的,透過回憶,我們能再次經驗已經不存在的事物,把過去的經驗和現在生活聯繫起來。回憶,不只是視覺化過去的經驗,在看泛黃老照片而已。我們召喚回憶的同時,新添加了一些東西於其上,以致於我們每每回憶某件事情,總有不同的想法或經驗發生。是的,回憶本身是個活生生的存在,活在人的心魂中。在回憶裡,我們如果不只是再經驗,同時也思考這經驗,自然的會有新的想法出現,有時就改變了我們的現在與未來的方向。這是回憶能帶給人的珍寶。
比如我自己做個練習當做例子。今天正好是我退伍滿週年,真是值得紀念的一天。紀念什麼呢?遠離苦難?不不,我當兵時不只待過地獄,最後也去過天堂。正因我輕忽自己對「心」的練習,入伍後的境遇則是另一種方式讓我理解苦難。身體的苦難不算什麼,心裡的苦難才是重擔。不自由的行動與軍中生活,使得入伍前的平凡生活相較之下,算是享樂。退伍後回到平凡生活,如果忘卻軍旅磨難,那麼平凡生活就只是平凡生活,我就失去了它的珍貴,那種我曾經失去的自由,曾經極度渴望的自由。失去自由,迫使我的生命呼喊著最迫切的願望:「我想要打開新的世界,我要旅行!」那麼,如果沒曾經失去自由的話,我就沒有足夠的動力與渴望,把我帶到歌德館。如果沒有失去自由,我就還是一個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載浮載沉,也無法同理沒有自由的人心中的苦。每每憶及此,我就沒有什麼理由埋怨任何事情。「我是自由的」才是一切的開始。
這樣的回憶,讓我更緊握當下。原先漸漸逝去的新鮮感重新鮮活起來。我所在的世界竟然如此美好!這樣的想法復又升起。「我是自由的」開啟所有動機,所有行動之前的想法。「自由」只是開端,認識到行動本身的意義時(在每個我所做的行動裡,都銘印著我獨特的印記,並在世界中持續發生作用),我清楚了「我在做什麼」。我在形塑我與世界的關係。
這在我所做的每件事情中,注入力量。
最近小橋工作室的人智醫學工作坊要開始了,小余老師提到之前小橋醫學讀書會,導讀 Rudolf Steiner 博士與 Ita Wegman 醫師合著的「治療的基礎」這本很棒的書;而我課程中每週五的文化參訪,上週正是來到這裡,Ita Wegman 創立的醫院。來看看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