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慈心中小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慈心中小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月6日

敬邀參加慈心中小學冬季節慶活動98年元月10日(六)14:00-20:00

IMG_3641.JPG

【福悠的烏伊恩特兒】##ReadMore##

IMG_3647_2.JPG在冷風呼呼吹的北邊,住著一群胖噗噗北極熊,其中有個一直想要冒險的小熊叫做福悠。福悠從小就在白色的大地上奔馳,在雪地上打滾,他常奔跑到大地的最南端,望著海裡的一座座冰山,想著還有多久可以長大,可以游泳到福悠祖父所說有著蘋果香的南方;有時他也會登上高高的山丘,看著天上的月兒和星星在頭頂上轉圈圈,想著若能吹起輕飄飄的風,或許就可以慢慢地把頭往後仰,飛到另一個地方去,不過胖胖的他,這時通常只會咕鄉民代表咚咚地滾下山來。

有天,福悠起床時發現自己的雪屋竟漂浮在海上,周遭除了大大小小的冰山,還有幾個同伴也漂浮在各自的冰船上。這時,他可是樂歪了,掂著腳開心地揮手:「喲呵,喲呵。」他蹦蹦地跳,雪屋也晃晃地搖,真是好玩極了。

不過,冰船就這樣持續往南方飄,太陽也越來越溫暖,直到有天福悠的家都融化了,只剩下一枚冰晶。福悠用涼涼的鼻尖頂著它,奮力地在海裡游泳,好不容易到了岸邊。他爬上岸時,已經累到不覺得有趣了。雖然想回家,但曾經是冰山的地方,卻都融化成了一枚枚小小冰晶漂浮在海上。

夜裡,福悠想起祖父曾說過的故事結尾「只要能靜心地找到烏伊恩特兒,就能找回胖噗噗北極熊的家」他看著鼻尖上的小小冰晶,也看著天上的月兒星轉,靜靜地祈禱著烏伊恩特兒能帶他回到故鄉……

   元月十日,慈心華德福中小學邀請您來看看天上的月兒星,轉趟蘋果香裡的螺旋,細品鎮日的靜謐。我們不多說話,只聽,聽烏伊恩特兒的腳步,輕靈晶瑩。






冬季節慶冬至慶團圓  98110日(六) 14002000

2:00

冬季慶典

木工教室前草地

2:30

九年級專題展覽

家長會分享

三樓美術教室(~330

3:00

中庭

3:30

製作許願牌

辦公室走廊

4:00

九年級專題報告、八A戲劇演出

三樓視聽教室

4:30

吃湯圓

中庭

5:00

家長會分享

中庭

5:30

教師戲劇演出

三樓視聽教室

5:55

圍爐

各班教室

6:25

製作許願牌

辦公室走廊

6:50

走螺旋

三樓韻律教室

7:30

收拾、打掃

8:00

再見

小叮嚀:

1.當天晚餐以圍爐吃火鍋方式,歡迎來賓以一家一菜或自備火鍋料到校圍爐;並請自備環保餐具

2.650730為來賓走螺旋時間,歡迎來賓帶著平靜的心情一起來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活動展場請保持肅靜。

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蔣家興 慈心華德福中小學校長      郭朝清 敬邀                               暨全體教職員

--
宜蘭縣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Anthroposophy Education Foundation
Tel: 03-9592-680
Fax: 03-9595-913

2008年10月16日

華德福健康照顧與保育工作坊


DSCN0305.JPG






從胚胎形成到嬰幼兒,再到兒童時期的養護及教育,大人們如何正確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節奏?如何營塑良好的家庭環境?如何呵護他們的感官發展?來自菲律賓的資深華德福教師Jake & Bella將完整闡述人智學生命發展的歷程、提供健康的家庭照顧與生活護理的方法,並解析兒童成長的特質與教育的真義,透過各種具體實例的分享,協助父母與老師認識珍貴的兒童成長力量!

講師簡介

Jake & Bella Tan夫婦在華德福教育及人智學領域進行推廣工作二十餘年,JAKE精研並運用生機互動農業與人智醫學製藥的自然療法治療師,而Bella是菲律賓馬尼拉華德福幼兒園創辦教師,且擔任澳洲墨爾本華德福師資培訓幼教師資。兩人皆為菲律賓及亞洲地區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師訓課程講師,長期義務性全力投入菲律賓貧民自然療法推廣及兒童教育推廣工作。Jake & Bella Tan夫婦每年一度來訪台灣,每每為台灣對涉入人智學醫療、華德福教育領域的朋友們帶來精闢而實用的指導和經驗分享。

孩子的童年是一個值得細心呵護的寶物

主辦單位: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慈心華德福幼兒園

l活動時間:20081021-24日(二~五)晚上600-900

l活動地點:慈心華德福幼兒園

(宜蘭縣冬山鄉永興路二段273巷1號 電話:03-9585188)

l費用:2000元/人 恕不接受報名單天課程

l報名時間:即日起,額滿為止。

相關問題諮詢 03-9596-222#104 何玉群

2008年10月9日

音樂工作坊:華德福教育中的音樂元素





音樂課,或者更準確地說,音樂元素,在華德福教育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針對孩子不同階段發展的需求,配合時令、節慶、主課程正在進行的主題,華德福的導師和音樂老師們為孩子精心挑選音樂,融入主課程和音樂課的律動中,引領孩子,讓孩子在情感,意志與思考向度,能透過音樂元素的滋養而得到最好的發展。基於我們的教師團隊對華德福音樂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們邀請了德國資深的華德福音樂教師暨柏林師培中心的導師Lothar Steinmann 先生,于1028日至117日來台授課。

報名表下載

工作坊講師Lothar Steinmann簡介

Lothar Steinmann原籍德國,畢業於師範大學及斯圖佳特華德福師培中心,有四年公立中學之教學經驗、十六年之漢堡華德福高中小學級任導師與音樂教師資歷,為資深華德福學校導師與音樂教師,同時也具有幼教教師資格。其他相關經歷包括:漢堡華德福師培中心創始人之一、漢堡師培中心講師、柏林師培中心講師:華德福教育中的人智學理論基礎、德國華德福教育學會教育部門成員、克羅埃西亞(Kroatien)華德福學校支援講師、東京Kenji華德福學校五年以來的支援講師、橫濱華德福教育社群支援講師。

  • 主辦單位:宜蘭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宜蘭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

  • 活動時間:第一期20081028-30日(二~四)900-1600(限華德福學校老師報名參加)

第二期2008114-6日(二~四)

成人900-1230

兒童1430-1700依兒童實際年齡擇一日參加,詳見課表。)

  • 地點:宜蘭縣慈心華德福中小學
  • 269宜蘭縣冬山鄉香和村照安路257 電話:03-9596222傳真:03-9595913
  • 費用:【第一期】華德福學校教師3000元/人

【第二期】一般大眾3000元/人

慈心教師、慈心家長、華德福學校老師、本基金會師訓學員1500元/人

本基金會師訓學員包含修完兩年課程、畢業及現籍學員。

兒童音樂工作坊500/


2008年9月8日

《扎根與蛻變》讀後感

IMG_0003.JPG
慈心教師作品

 



我堅定的在地球找一個位置
堅定的走過生命
愛在我的關懷
希望在我所有的作為
信任在我全然的思維
這五點帶領我邁向目標
這五點帶領我進入人世的存在
----Rudolf Steiner

2008年7月29日

在慈心的點滴2



(這是我三年前在宜蘭慈心中小學剛實習的筆記)October 20, 2005
開學第二天

在木笛聲輕柔飄流中,愉快的寫下第二天的開始。在晨圈與主課程之間,一真老師會帶著大家吹著七音木笛。也許孩子們不會知道這些木笛經過了七年的收縮膨脹處理後才能完成,是經過許多人專注與耐心的工作後從德國運來的。教室裡,有很多事物是被關心的,而他們的確是非常專注的融入了音符中。

##CONTINUE##

週集會

不過,今天印像深刻的是一大早的集會。昨天說到華德福小學沒有升旗,但是會有集會,在每週的星期二早上。集會在全體的歌聲中開始,氣氛是愉快的,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主持人朝清老師等到大家都「進入」後,接著請全體起立,每個人雙手交叉胸前,開始禱唸:

太陽帶著愛的光芒,給我明亮的一天。心靈帶著精神的能量,給我四肢力量。在閃耀清澈的陽光裡,阿,上天,我向你敬禮。你那仁慈地種在我心裡的東西,滋養人類的力量,使我們熱愛工作,並予我所有的能力來學習。從你而來的力量與光芒,升起我對你的愛與感謝。

堅定的聲音中傳遞著信任與專注。這是我聽過最讓我感動的聲音。真希望你們也在現場,聽聽看。一同禱念中,整個融入晨詩,心念隨著聲音落在更高的地方。也了解今早輕微的擔憂(因為我和其他老師即將在集會中演出短劇)是自找的。集會進行時狀態是輕鬆的,流暢而自然。這和一般小學是極為不同的對比。對我來說是特別的體會,沒有什麼事情是有壓力與嚴肅的,只有專注與認真,這就是在學校的心情。而且這樣的心情孩子會自然看到、感受到,而一起愉快的參與這次「聚會」。而實際上只是簡單的集會,歡迎一年級小朋友與介紹新老師、演輕鬆短劇讓低年級知道生活常規,也讓高年級回味趣事並知道幫助低年及小朋友。

在歌唱中開始,在歌唱中結束,過程就是一個愉快的演出,老師和孩子是觀眾,也是演出者。大家在環形階梯上,一同享受美好的早晨。

在慈心的點滴1


(這是我三年前在宜蘭慈心中小學剛實習的筆記)October 19, 2005

懷著輕微不安與期待,開始了第一天,也是第一次的華德福學校生活。

喔,對了,這裡早上不用升旗喔!主要是因為在這公辦民營的實驗環境,允許學校有較多的自主性來設計學校作息。實際上,這裡的作息依據著人智學對孩子的觀察,合乎生長節奏的安排。每天,以晨圈開始早晨的活動。

##CONTINUE##

晨圈後是重要的主課程,這是孩子每天學習/吸收最佳的時候。接著,是兩堂40分鐘的副課程,以不同於主課程的內容和型態,讓孩子轉換學習的方式。而十二點半的中餐之後到一點半是休息時間,下午也是兩堂副課程,而於三點半時的結束圈,將一天的學校生活做個休止符。

而完整主課程的節奏,是三個禮拜一個循環。三次主課程共九個禮拜,構成一個學期。學期結束之後則有三個禮拜的假期。沒錯,如果妳默算,將發現一個學期與假期的時間正好是一年的四分之一,對應著一年四季的韻律。合乎韻律的作息,是最自然輕鬆的,老師們說,這樣的節奏反應在孩子的日常表現上,因為他們生理節奏能和學校作息相合,因此學習流程是流暢自然的,不需要花多餘的時間來注意孩子常規,而能專注於教學上,如同一條自然流動的小河。

孩子們來到學校,並不是先進教室,而是把書包掛在牆上,先去玩耍。打鐘時會再教室外面排隊。老師會帶全班唱一兩首歌,有時加上動作;過程中會注意每個孩子的反應與狀態。每個孩子融入後,老師站在教室門口一個一個和小朋友握握手、說悄悄話,真誠的問候與關懷,也能更了解孩子的狀態,更是進入教室的邀約。

晨圈-一天的開始

大家都在教室裡,老師以晨圈開始一天的學校生活。音樂、歌聲是晨圈的主體,如果你們也在這裡,就可以感受到早晨由歌唱開始,歌唱甦醒了身體,愉悅了心情,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情,預告了美好的一天。

全體圍成一圈的晨圈中除了歌唱,還會有肢體的律動。一般來說沙包是大多數老師會使用的。在一真老師班上,進入教室後大家圍成一圈坐下來,開始分享這個假期有趣的事情。如果有人要說,會先舉手,老師會丟給他一個沙包,孩子把沙包頂在頭頂上。等舉手的人都有了沙包,老師會從一個孩子開始依序分享。輪到你時,先低頭讓沙包掉在自己手上,然後開始分享。結束後,就把自己的沙包對準圓圈中間的竹籃丟出去。當然,命中是免不了大家一陣驚嘆的。

每個人都說完之後,圓圈就站起來,開始歌唱傳沙包。在接與傳、施與受中,大家融合成一個整體。沙包的傳遞可不是個我們想像的簡單的遊戲喔!每一次的晨圈,老師會看孩子的熟練度來增加新方式,像四年級的一真老師班上除了「拍-傳(左至右)」、「拍-拍-傳(左右左)」以外,最近在挑戰「拍-拍-後(左右後左)」呢!你們可以想像六年級的動作將會多麼繁複而美麗嗎?遊戲中培養孩子的韻律感與肢體動覺,也是為了未來的幾何學習與身體發展做準備。

孩子是在受歡迎的氣氛中進入教室的。有時有些人和老師握手後還不想要進教室,老師會讓他在走廊上休息,等他想進來就進來,一般約一兩分鐘就都進來了。在歌唱中大家合為一體,一同開啟美好的一天。也是首次,看見如此包容的開始,歡迎每個孩子,不論她是興高采烈或沒睡飽,在這都受尊重,準備好,調和一致,才開始主課程。晨圈也是為了主課程而準備的。遊戲活動中,運動身體與表達情感。因此晨圈後的主課程,身體需要休息而安靜下來,得以讓思維專注在主課程上。

每個老師所設計的晨圈都不一樣,共同的原則是自己要每天都是同樣的活動(可以增加難度),對孩子來說是一個規律的養成,這個規律的形成非常重要,因為在孩子心中也會形成一股規律感可以和外界呼應,而得以盡情的投入活動(學習)而不易受打擾。

去年,有一位師資班的同學因研究上的需要,接受我的邀請進入教室觀察上課的情形。當主課程結束後,下課時間他主動跟我提到一個讓他極為印像深刻的畫面,「剛剛有一位孩子拿衛生紙到後面擤鼻涕,擤的很大聲,但全班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沒有一個人轉頭過去看。」他覺得很神奇。

--郭朝清 行動足跡,【扎根與蛻變】

神奇的,對我來說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