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0日

動 聽 身心靈 的 共 鳴


優律詩美,會移動的雕塑



人不能轉變成青銅或者大理石,而是人類去轉變他自己。這樣人類就進入了一個藝術領域,在那他體驗現實界的同時,感受到最深刻的含義。


譯序

這篇翻譯文章的出現,要感謝阮粲的邀約,以及總編淑姿的校稿、協助。剛從優律詩美學校畢業的我,也想多了解,在創始人史代納的理解、看見裡,「它」是什麼樣子的。當然我也明白,優律詩美是需要去感受、經驗的,而非去理解、思考的。紐約春之谷(Spring Valley)的優律詩美訓練,頭兩年是不希望學生去閱讀任何關於優律詩美的文章的。然而,對普羅大眾來說,除了參與優律詩美課程,也似乎只有「閱讀」這樣的方式去「觸摸」優律詩美。因此這篇翻譯,邀請大家在文字閱讀間浮現「它」的樣貌。這是首次嘗試德文的翻譯,文意不順之處尚祈見諒。        2014年11月 Dornach

2015年2月2日

社會性優律司美

社會性優律詩美

詹前轍
2014年12月, 多拿赫

發軔


事情要從五年前開始說起了。2009年九月的瑞士多拿赫,正值米歇爾(Michal)時,我參加了一場青年倡議。那次聚會來了世界各洲的年輕人,透過人智學的啟迪,前來尋找、討論「我是誰」、「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在一場討論中,大家陷入不同的立場,一時沒有一個結論。接著是個優律司美的學生,她帶著眾人一起做了半小時的優律司美。在那之後,神奇的事發生了。每個人都從中經驗到些什麼,化為一種明瞭,在接下來的討論中讓大家重新找到共同的方向。一種難以言說的氛圍有力的支持眾人,清醒的傾聽取代了慣常的思辨,更有意識的發言帶領著討論集中、加速......


青年倡議現場

這是我第一次遇見社會性優律司美。

在那之前,我已經到達瑞士的多拿赫(Dornach)一年,參與人智學基礎課程。期間我看了不少場優律司美的表演,有很多的感動,不過仍只停留在感動的層面而已,關於「優律司美」能夠做什麼,一直是個空白。在這事件之後,我決定要學習優律司美,因為我看見了它極大的潛能。

在來到瑞士之前,當完兵的我,進入宜蘭的「小橋社群工作室」短暫工作了幾個月,看見了台灣各地華德福社群的蓬勃發展。許多的好友、前輩獻身投入,焚膏繼晷不為過。但始終有疑問「為什麼大家都那麼那麼辛苦?」「怎麼樣,才能互相理解、真正對話?」說實話,我退卻了,反正那時候我連自己都還搞不定,就像上面那些年輕人一樣。帶著這些問題跑到瑞士去,卻在優律司美裡看到一些曙光。

訓練的重要


我雖是懷著許多疑問開始優律司美的訓練,但我必須說,隨著訓練的進行,竟然慢慢的忘記它們了,連部落格上的分享也慢慢停滯下來,在訓練二年級時停止更新。因為那時我的腦袋基本上是當機了,能思考有閱讀,但無法分享、書寫。所有的活躍重心都在脖子以下。總之幾乎完全泡進去了。一直到四年訓練在2014年夏天結束後,我才明瞭,無論未來想要把優律司美朝治療、舞台、教育或是社會性的方向發展,都需要這四年的光陰,讓身體優律司美化,和心靈能夠合一。這是唯一的碁石。無論先前對優律司美懷著什麼樣的想像、圖景或是寄託,都需要先放下來,允許自己全然的進入優律司美經驗。這些經驗的重要性,會在稍後再次提到。

藝術,允許創造


在四年級的時候,因為專題報告的需要,我發現史代納給予的兩個基礎的優律司美練習,指向社會性優律司美。一個是可以用在教育性優律詩美的練習,「你和我」1,裡頭有幾個名詞是需要大家在做優律詩美時,一齊念頌的:「你」、「我」、「我們」;另一個練習,是一個漸變的卡西尼曲線2,「一個橢圓形的路線,如何更接近彼此,最後在中間相交成為一個8字形」;並在三年後, 加入了思考、意志、情感的元素,成為一場演出的開場表演。3


卡西尼曲線,  c.c. 維基百科
我把「你」「我」「我們」放進這個圖形,發現了两件有趣的事。首先,這三個關係都能各自找到呼應的圖形,你找得到嗎?其次,正如同思考意志情感,這三元都屬於人的心魂,是一個整體(就像卡西尼曲線是變化中、呼吸中的圖形,而不是三個不同的形狀,這需要你的靈活想像),這讓我理解,你、我、我們,這其實不是三種關係,而是,透過優律詩美,能被體驗為「一體三元」:任一都無法單獨存在,就如人的健康需要情感意志思考三者的和諧運作,那這一體三元似乎就展現了一個健康的社群單元(social body)必要的運作方式。

社群?!


我敘述的東西的確聽起來滿新的。因為從這我了解到,幾乎每一個人花了十幾年或更久時間,培養屬於自己的專長、能力,但卻沒有機會去學習、認識「如何和他人有效的對話、合作、發展」這個當代重要的課題。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想為社會、為家園貢獻一份心力,但大家在一起時,問題、紛爭、對立;誤解、傷害與其後的冷漠,卻無法不停止。

但是,需要彼此一起工作的社群單元卻又如此的重要。我理解到,如同我們都需要一個物質身體,來實踐在這世上的作為;每個重大議題與挑戰引出的創新、倡議,也需要一個社群單元(如同在社會裡的「社會身體」)的運作,在社群裡被遇見、被協助。社群單元如同一座必經之橋,把個人以及世界有效的連結起來。既使有超人般的能力能單打獨鬥,最後還是會在不同層次面對到不同的利益團體,還是會落回社群範疇。


優律司美與社群營造


在這裡,我發現優律司美開始「有用」,它可以作為社群營造的藝術方式:
社會性優律詩美,本身首先是優律詩美:喚醒人對自身的身、心、靈覺知,然後擴展到對周圍空間的意識;
然後是社會性優律詩美:更進一步把意識帶到空間中的眾人,感受、成為「那個人」、「那些人」、「我們」。意識在不同關係中轉換著。

優律司美活動之後,再帶著這新形成的,與眾人的連結,坐下進入社群議題的討論。這種「我-你-我們」關係的交織體,在社群工作中讓每個人都能有彈性的立場轉換與考量,重要的是,不會需要權衡團體與個人利益而陷入小我之間的爭吵,而是在有效的對話中,聚焦在一個方案的生成,是利益到我、利益到你、利益到整體的。



分享、傾聽,互相理解











藝術   團體意識   煉金爐  


我在小橋社群工作室工作的時候,那兒離慈心不遠,我偶爾還能去校園看望前輩老師們。那時的看望,有時僅隔幾週,我發現老師們與學生們都有了顯著的變化。都是同樣的人,但就是有些看得見的變化發生著,學校就像是煉金爐般的神奇,不蓋你。

當我到瑞士之後,理解這些變化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藝術。藝術被史代納視為「貫穿物質與靈性兩界的橋樑」,他也曾在晚年自述,如果能夠重新發展一次人智學,他會把重心放在藝術,而不是那麼多的思考工作上。身為藝術的一支,社會性優律司美,不只是個人意識提昇的煉金上,而是更深的進入了團體意識的展開、成長上。

在我優律司美的學習裡,有意識的優律司美移動中引導著我的專注點,從自身開始往外延伸,到了空間本身,以及他人。帶著這些新的連結,對空間、他人的連結而移動時,空間不再是單純的物理空間,他人也不再是獨立的個體。優律司美使我們脫離了日常冷淡蒼白的待人待事慣性,帶著新的感知,進入一種與外界有了意義、有情的共鳴經驗。



藝術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創造能力,是因為它能引領人的感知脫離固有的知識、概念的框架,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行事處世模式,而進入現象本身。這些來自完全當下的專注覺知所生的鮮活經驗,這些新的看見,讓我們能產生新的理解、新的概念。換句話說,我們對既有事物的看法,甚至我們的世界觀,得以鬆動、重塑,以呼應我的新經驗。








社會性優律司美,則提供了一個藝術途徑,開展對自身(我)、他人(你)、社群(我們)的新理解。這三者因此不再是不相干的概念,而是一個有意義的、鮮活的經驗。這些新的經驗與理解,因人而異,但有可能:
「朋友與敵人,不再能夠定義面前這位我曾經熟悉的人。」
「那位今天才認識的朋友,似乎有什麼東西在我們之間等待著被創造。我一定要和他說些話!」


因此容我為這些可能下個註腳:
我們只有在理解什麼是「人」時,才會和「人」有真正的遇見。4
而社會性優律司美,它直接與間接的和個人、眾人工作。這是我對社會性優律司美,這個新的藝術形式與內容的理解,與極大的興趣。



社會性優律司美,是場域的塑造:

透過社會性優律司美,一個有意識的溫暖浮現在眾人之間,從中有意義的想法與關懷得以生成,轉化為有效的社會行動。




這是目前個人的研究,而這些只是社會性優律司美的其中一個面相。很多其他的可能,還在另一端的靈性世界,等待著藝術工作者鍛鍊他們的靈感與知覺,透過藝術之橋,帶入這個世界。也期待人智學精神,在不同人的實踐中、合作間,可以有不同的樣貌!願我們一起在這條路上繼續發現、創造。:)





當每個人的靈魂映照出社群整體的樣貌,
而社群活出每個靈魂的力量時,
健康的社群就已形成。
                                         
魯道夫 史代納








1《 優律司美的起源與發展》《Die Entstehung und Entwickelung der Eurythmie》 p.28(未有翻譯本)R.S.著,編號GA 277a 
同上書,p.33
同上書,p.85
Michael Debus 在2015年一月初於Dornach的青年創業者工作坊,對其引導的對話組「自我教育的基礎」所留的介紹。



後記:
感謝宇宙織錦的韋萱的邀請,及Usha的發想,使我能夠把歷年的學習與工作在這裡,在此時分享出來。
感謝好友王欣,在本文完成之際,來到Dornach分享他在「自由的哲學」中的心得,為我對藝術的理解,在經驗與認知、概念之間的互動這一方面,補上了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感謝好友張宜玲,也在此刻來到Dornach開會,在閒聊中無意觸動了許多社會藝術的靈感與啟發。
也感謝眾多無形的存在,你們使得這些事件同時性的發生,有如發亮的光點聚合成星座,開始使它迴響著:2015年的三月,這理念得以化身為行動,在台灣北中南的學校、企業裡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