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結束,跟著法國同學Ann搭她便車,一起去阿爾卑斯山,呼吸不同的空氣。

自從買了腳踏車之後,歌德館到巴塞爾這條約十公里的路,我一星期中走了四次。 有時為了家教,有時不為什麼,只因這是條美麗的路,腦袋緊繃一天之後的必需品。
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明顯,就算待在房間也都感受得到。窗戶外的景致充滿生命,拉著我離開房間。
這,是一篇不需要文字的文章。春天的來臨,讓每天每天都有新的生命出現。
不只外在,內心也感受得到一股新生的力量,悄悄的茁壯中。你也感受到了嗎?
這篇要送給我在台灣的女友,與所有的朋友。此時的瑞士,是地球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一切都要從上個星期六說起。在巴塞爾(離歌德館不遠的瑞士第三大城)有個一年兩度的腳踏車市集,大家把二手車牽來賣,更多的人來挑便宜好康的車騎回家。

如果說在藝術課程中,開始能欣賞生活。那麼在晨讀與對話中,開始能理解生命,包括我自己,與這世界(更大的自己)。
會有這一篇,因為也該是時候向家人報告我在這裡「到底學些什麼」的時候了。簡單的說,這邊的課程算是「深度人類學」,深入人類不同感官的經驗,也了解這些經驗如何從這個世界流入心中,影響著我們,而我們又能夠在這世界做些什麼。
有夠抽象吧!別擔心,我只想說我知道的,而且希望你知道。穿插的照片,則是我們第二學期末呈現的一些片段。更多的照片在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