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0日

優律詩美開課說明(2015下半年)

優律詩美: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我說優律詩美可以是:

    身心靈的共鳴

Eurythmy一詞源於希臘語,直譯為「優良的韻律」,其含義可以理解為「美好形態的流動」,也譯為「優律詩美」。優律詩美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門獨特的藝術,由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魯道夫·斯坦納指導創立。目前已在歐洲的舞台藝術、華德福教育、藝術治療與社群工作上展現潛能與成果,尤其是在「關係」的建立與療癒。因為它是身心靈整合,也連結自我與外在的一門律動藝術。




優律詩美課程中會發生的進展:

  1. 連結自身的不同層面,身心靈從各自為政,逐漸協調合一、返簡歸真。
  2. 個人進而對「自己以外的」,對「關係」開始覺察。「關係」進而實質化,得以在其上具體工作。
  3. 團體在空間中排列「圖型」的變化,引發對組織/團體的動態觀察,如何在變動中有效的彈性調整、願意調整。
這次(2015下半年)巡迴工作坊給的主題課程有三個方向

  • 個人成長課程:
在身心靈逐漸整合為一的律動中----
提昇專注品質,改變感知的深度、廣度;有助個人減壓、轉化,與靈感的生成。

  • 社群、團隊課程:
在遊戲、創試的團體課程中-----
增進團隊有效率的對話能力與合作品質;為團隊/企業/學校的困境/挑戰,帶來創新與靈感,進而凝聚共識、調整組織分工,以因應變革中的需要等具體行動。

  • 關係的深入、轉化課程:
在重新「定」「位」自己與外在對象的體驗中-----
深入經驗自己、理解對方,創造健康、有意義的連結。在伴侶關係、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等有意識的在「愛與自由」、「責任與信任」等課題上工作。

插花一下



課程反饋: (請見《詹轍筆記》文章)



具體的藝術性課綱:(依課程方向而有所側重、增減)
  • 身體在空間中的感知:對「前」「後」「左」「右」更深的感知。
  • 身呼吸與心呼吸;音樂中的明亮與黑暗,透過身體經驗。
  • 語言優律詩美元素:
      1文意、文法在空間上的表現;
      2在形塑世界的不同力量之間,體驗、並創作鮮活的「生命語言」。
  • 音樂優律詩美元素:各種音樂元素(旋律、音高、音程)與身心的連結。
  • 「情感」、「思考」、「意志」,這三元獨立與互相連動的歷程,並深化其在生活/工作上的意義。
  • 個人與群體:在深入工作開始出現的 「你」「我」「我們」這一體三元的「群我意識」,以及這樣的狀態進入時間之流的發展想像力、在空間關係上的覺察力培養。


檔期時間、活動籌備原則空間需求

檔期時間:
(週末或週間皆可,每次至少兩日課程,或每月一次的一日課程)
  1. 八月1,2日;14~31日
  2. 九月18~30(前半月在馬來西亞)(十月在中國)
  3. 十月30~十一月12日

活動籌備原則:(以三元社會的經濟原則而立)

1 如果優律詩美課程是對一般大眾、營利機構的:

  • 我會向主辦方收講師費,這講師費將被用作「讓我能夠生活至下次工作坊的生活所需」,以年度計算而得(這些費用占全年所得的70%,募款占30%,個人希望募款比重日後能增加)。
  • 主辦方自身還需要負擔場地、宣傳、講師的交通食宿等其他行政費用。



2 如果課程是對人智學社群成員的:

  • 我就不收費,而是讓每人依照他的經濟能力及活動中的收穫,來進行活動後的募款。活動後的募款,我會發說明書與簡單介紹,社會三元如何可以在這場活動與募款中發生。
  • 但人智學社群自身需要自己準備場地、我的交通等其他行政費用。
(當然怎麼定位這課程還是很彈性的,比如某所人智學學校讓我在師資培訓課裡給優律詩美課程,募款就不是唯一的方式,而是以方式1來辦理也可以。哪種方式,取決於主辦方的選擇。)

3 如果課程是對非營利機構:
  • 我們一起討論出一個健康的經濟模式來進行。金錢在此不是唯一選項,有其他的交換可能。



空間需求

  • 木地板為佳,石地板次之
  • 完整無遮擋、無柱的空間,光亮、能自然通風。
  • 必須要有鋼琴,非電子琴。場地如無鋼琴請主辦方向友人商借,如此只需支付運費,應比租幾天的鋼琴較便宜。搬運後鋼琴需調音,確保琴音準確。
  • 尋找場地請注意與鄰近空間的影響,不應該被隔壁或鄰近舉辦活動的聲音所影響。



空間大小:(接近正方形即可)

15人:至少6米乘以6米

20人:至少7米乘以7米

25人:至少8米乘以8米



個人介紹

詹前轍,1981年出生,在淳厚的台南長大。小時候常去的大學大草坪,行走期間的教授學生那自由學術之風,奠定此生之方向。求學時光,最深烙心中是童軍社團生活。學做人、學做事、學生活。那造就了我大學進入山社呼嘯山林,以及在瑞士隻身單騎野外生活的基礎。師範求學期間,不滿於課程所學,接觸到華德福教育,進入師培(2003~2005宜蘭慈心),開始自我形塑的第一步。
在金門服兵役時,前線的高壓環境把我對自由,從想望推入至行動。我自言「當我再次得到自由之時,我必定行我願之事,不然與死無異。」這份生命的呼喊,退伍後帶著我離台前往瑞士,在人智學的發源地沈潛 呼吸 默化。我如嬰兒般重新學習思考、感受,重新「看見」這世界。在此遇見優律詩美,我願一聲實踐的志業。在瑞士七年(2008~2015)是我形塑的第二步:看見自己,看見世界。
把優律詩美接引到華語世界,是我的工作與行動:願眾人在這新的藝術里,經驗到身心靈合一的流動,對生命有體會,在自我有關照,於工作有啓發。


履歷:
2014~2015 已在台灣諸城、上海、大連、珠廣澳等地舉辦初階與社群工作坊,期間回瑞持續進修。
20102014 瑞士優律詩美學院畢業
Graduated from Eurytheum CH, Aesch, Switzerland20082010 人智學英語基礎課程,人智學總會,瑞士多拿赫
in anthroposophical Studies in Goetheanum, Dornach, Switzerland20032005 華德福師資培訓,台灣慈心華德福學校
Waldorf teacher training in Xi-Shing Waldorf School, I-Lan, Taiwan 200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士畢業

Bachelor of Science, Department of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aiwan

1 則留言:

★佩玲★ 提到...

谢谢你,所给予的那么多美好。让我的内在如此的平静、充满了力量和美好。
听、用心感受和看见。原来真的那么美。感恩~~也期待下一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