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

維也納,閉上眼睛才不會遺憾的城市



因為音樂,因為好朋友Noemi,我來到維也納。






維也納的生活

倒不急著進城,第一天反而跟著她到維也納森林的夏季小屋,拜訪家人,拜訪自然。


開始一趟旅行之前,能熟悉這塊土地是個舒適的開始。想當然耳,她做東,這一週就住在她家,一棟超過百年(我想)的老宅,但仍維持的很好。


窗外花影





隔天,一個人到有名的購物大街走走,見識當地人的生活。發現被精緻華美的建築吸引目光以外,人其實沒有太大不同。




















下午和她跑去見識維也納人夏季消暑必到之處,多瑙河。小約翰史特勞斯寫了首「藍色多瑙河」,描述了這條低緩溫和的生命,從小溪到出海三角洲2800公里的風景。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維也納交響樂團就在金色大廳演出了這首名曲。對當地人而言,多瑙河則是生活的一部分,享受陽光和清涼的地方。不論年紀老幼、身材如何,沒有人會在意,大家都是來放鬆,而不是上伸展台的。我喜歡這種對身體健康、尊重的態度。甚至離我們十公尺處就有兩位女士直接上空,也沒有人多留意。我?看多了就產生抗體,免疫了。(不知道是好是壞....)

二手市集Nashmarkt,體會當地稀奇古怪小玩意的好去處。



不愧是音樂之都,連小提琴都能像吊豬肉一樣掛在攤子上賣,看了價錢一把700歐元上下。不過心覺慘不忍睹,便無留影。

隔天起了大早,去和維也納的眾多美麗建築「對話」。沿著舊城區的交通主軸一路走過:

Votiv伏地夫教堂

歷史悠久的維也納大學


Rathhaus人民公會堂

皇宮


自然歷史博物館


Hofburg霍夫堡,另一處宮殿,已成博物館




可惜隨著人潮漸多,那建築保留著的古典風華便被稀釋了。就像舞台上演著「杜蘭朵公主」,高歌「公主徹夜未眠」時男主角前卻意外走過一個不知狀況的路人甲那種「戳破」感。

也有一種感受,建築就像大樹,看著腳下人群往來,變化著生活方式,自己如如不動的穿梭著光陰,獨自回味著最當初的那段歲月。
但即使如此,終有一個理想的下午,有著理想的光線,讓著名的Graben果本廣場像萬國博覽會。




不同的式樣、顏色,再細看窗台,姿態各異的熟鐵欄杆、窗框、窗頂,似是三百年前從歐洲各地前來參與盛會的不同人士,穿著打扮帶著各地的風情。一個一個細看,也是難得的盛宴。


在馬車上瀏覽奧地利風情,真有回到兩百年前的調調。

在往來不絕的遊人之間,我靜默的看著這群房子。
















看著他的享受,我也很享受




史蒂芬教堂,維也納地標


維也納的其他面貌


維也納的美麗,如果不想被觀光客稀釋,就往博物館去吧。這是我後來的心得。在博物館為你保留了一處寧靜,是個和維也納約會的好地方。我認識了維也納的過往,從歷史的榮光,到豐富的音樂。觀看著它的歷史,我覺得我和這個城市有了心的連結。

著名的美泉宮,展現了宮廷生活的富麗,滿足了每個人對於「如果我是一位國王」最豐富的想像。不是為了奢華的虛榮或舖張的矯飾,我覺得是經驗到富足後的內在豐富感,如同靈感泉湧的異詩人、音樂家或畫家他們特有的高峰經驗。了解到,人也可以如此的豐富、多產,說是創意還太貶低這個殊勝的經驗。



歷史博物館-有個「維也納電影特展」,從電影認識一座城市的迷人。在影像中,看見動人的瞬間,停格於心頭。(了解為何老爸要念電影系了......)




此後幾天,我都往博物館跑。

如何心動一個城市的美麗?
如何接觸一個城市的偉大?

「博物館學」,在城市的觀光規劃上,就有了重要應用。而維也納作的很好,有系統的保存、展覽與行銷眾多的歷史資源,成為觀光大城。尤其是對那些「我要經驗到什麼樣的維也納」的獨行俠或有特殊品味與需求的文化人,是個認真的問題。然而,觀光客太多了對我來說反而是壞事.....
在歷史博物館我看見了巴洛克Baroque,它是維也納的一種精神,我認為。



我問Noemi,什麼是巴洛克?她說 Making things rich.把事物豐富起來。看那畫框與裙擺,飾以花葉的繁複型態,的確豐富。遍佈維也納的巴洛克建築也可見這樣的雕琢,而韋瓦第則是巴洛克音樂的代表,「四季」豐富生動的傳達了四季的意象。在台灣,許多日據時代的建築如台北自來水博物館、台南文學館等也都是。
也許你說「太繁複,太枝微末節」「裝飾,沒有實用重要」我想是的,我贊同。
但我也想到,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不是太注重「實用」了?蒼白、平凡、無趣,是我青澀少年時對這世界的印象,難怪少女言情漫畫或是少男冒險漫畫總是被年輕人喜愛.(大人要檢討啊,誰把這世界變得這麼無聊)....


《Maria Theresia mit Joseph2》1744局部
總之這十八世紀的「裝飾」,不只是現代社會那種糖衣的表面工夫,和事物本身毫無關連。我認為巴洛克是種將事物內在的豐富性,表達的一種方式。藝術家以其心靈,創造他所感受到的,一個具象化過程。 和日本傳統藝術的素、殘、禪風格相比,我認為他們都試著傳達事物的「表裡如一」,只是兩造傳達的生命圖像不同,巴洛克描寫春夏,日式風刻劃秋冬吧。










巴洛克-一種生活態度


1897年的維也納
我不贊同所有東西都要弄的花花草草的邊,但我支持那種對事物的內在豐富本質的看見。那已是一種在現代日漸稀少的能力。還有多少人能為夕陽感動而驅車海邊?還有多少人願意蹲下身仔細端詳路旁的小雛菊?注重實用,就犧牲了和世界本然的連結,那是我們還不知道「實用」是什麼意思時仍存有的純潔。那是美感,通往事物奧祕之徑。巴洛克表達著這種對美感的堅持。
其實維也納人很容易滿足的。他們只要飯後一杯酒,就可以大嘆「生活如此美好」。但同時巴洛克又無處不在,街角巷口的建築、音樂,在生活中看見靈光,聽見天堂。生命,竟然可以在平凡市井與美感探尋這兩個極端之間穿梭著,經驗著。昇華出離與留戀平凡,因為極端,所以共處。這也許是維也納,之所以是維也納的地方。







美感,一種對生活的堅持

對身處現代社會的我而言,兩百年前的巴洛克藝術,意味著一種堅持。維也納舊城區的輝煌建築群,從皇宮、大學到歌劇院,都矗立三四百年之久。從十八世紀開始,維也納身為歐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自然成為孕育藝術的搖籃。歐洲的富美,似乎都集中在維也納了。在美泉宮Shoene Brunenn(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和霍夫堡Hofburg都可以看見當時的宮廷生活,一個當代印象的極致。




無法否認,是皇家貴族和大批中產階級才有錢把藝術「堆」起來。但這也自然是文化的進展,物質生活豐足之後,仍有物質無法滿足的地方,唯有藝術,建築、音樂,才能達致的領域。但說成「不過是滿足一種感覺」也太過表象了。「感覺」有時不只是個被滿足的過程而已。美感不只是感受,人們能察覺到在美感背後的「道」;就像透過光,我們看見萬物;美感是一把鑰匙,是種內在的光,看見言語和物質無法明說、無法表達的領域。維也納的人們開始把藝術當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不可或缺,沒有音樂、沒有美麗建築,生活就寂靜的失落了某塊部分。

聲音博物館內一牆

我在歌德館清掃工作的老闆有次跟我說:「你們作家寫的《靈山》真了不起,透過他的文字,所有的情景都歷歷在目。真是太驚人了!」(連管清掃的都能欣賞靈山....歌德館真是臥虎藏龍)

如果說華人「靈山」用文字畫下風景或心象,那麼維也納人用音樂與建築留下豐富的感情。



直至現在,維也納交響樂團仍是世界頂尖,還有木十字少年合唱團等出眾團體。比起看得見的維也納,用聽的維也納感動我更多。透過聲音,我看見了韋瓦第、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所看見的世界,就像拿我的心當小提琴在撥弄一般,動人心弦。是什麼氛圍讓這些音樂大師前後相聚於此?也許是普羅大眾對音樂的喜好與尊重,也許巴洛克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創造豐富、美麗的生活。」連一般人都能在飯館、酒吧聽見現場演奏(我看老電影裡的場景),沒音樂才不對勁吧。

想到古典音樂,就想到老媽十年前在我高一選類組(理工還是醫農)時說過:「阿轍啊,當個醫生或教授應該不錯喔,看他們還有時間能培養藝術興趣,學樂器或聽古典音樂,多好!」其實我現在已經這樣做了啦,老媽!也許我仍信奉著「生命就該專注在美好的事物上」,維也納才跟我這麼合吧?(想到舒國治的文章,倒滿巴洛克的)





Sisi公主(翻攝自明信片)1865 by F.X. Winterhalter





說到維也納,很多觀光客都會想到SiSi公主。誠然她自古流傳「巴洛克時代最美的女人」並被塑造成維也納的另一個鮮明意象。但,僅僅看她的笑容,想想「一個人如何能活出這樣的樣貌?」倒是有許多啟發的空間。由內而外的自信,豐富的生活等。我忍不住想,應該還是那種巴洛克的「生活態度」吧---「創造豐富、美麗的生活」。這是離開維也納之後,在心頭凝聚久久的一個充實感。




P.s.1 許多在維也納的經驗是如此美妙,很大一部分是我強烈的主觀渲染,也許很多出自片面的想像而沈溺其中,可能和事實有很大差距,請輕鬆看待,就當成是篇奇幻遊記。
P.s.2 我有認真念書啦!只是寫讀書心得沒有遊記心得有趣,想說老媽贊助廉價機票所以這篇是一定要寫的。書有在念啦!
P.s.3說到生活態度,現代人有了新的詮釋:(出自個人意見
蔡依林:vogue是一種生活態度
把妹達人:把妹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
做直銷的人:直銷做到最後 會變成一種生活態度
陳水扁:騙錢騙到最後不是為了錢   是為了一種生活態度
後記:
回到瑞士後,鄰居聽見我的遊歷,說更應該要去布拉格看看。和維也納相比,就像是金和銅。聽了很為我大學同學崴崴開心,他們去對地方啦(後來才知他們一網打盡,不論金斧、銀斧和銅斧啊)!(唉,聽過金斧和銀斧的童話故事吧!)

1 則留言:

0915062291 提到...

很期待您的新文章 讓遠在台灣的我因為您能擴展視野